手机版

警惕!驱蚊神器暗藏“发火”危机 杭州拱墅消防硬核实验揭秘安全雷区

发布时间: 2025-05-08 15:39:00

  炎炎夏日,蚊虫肆虐,各类驱蚊产品纷纷“上岗”,成为家家户户对抗蚊虫的“主力军”。然而,这些看似普通的驱蚊神器,却可能暗藏“发火”危机。5月7日,杭州市拱墅区消防救援大队通过一系列直观震撼的实验,揭开了驱蚊用品潜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为市民敲响安全警钟。

  实验现场,消防员化身“安全侦探”,针对常见的驱蚊产品开展了多组模拟实验。在“点燃的蚊香遇到易燃物”实验中,被点燃的蚊香刚一接触模拟的可燃物,可燃物便迅速冒烟,很快就被烧出破洞。消防员介绍,蚊香阴燃时,火点温度最高可达700℃-800℃,像蚊帐、窗帘等常见家居用品,一旦靠近,极易被引燃,从而引发火灾。

  随后,在“花露水遇到明火”实验里,消防员将花露水倒在隔热手套上,用打火机轻轻一点,火苗便顺着花露水的痕迹迅速蔓延。“花露水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即便极易挥发,涂抹后也不能立即靠近明火,否则残留酒精就可能引发意外。”消防员解释道。

  在“杀虫剂遇到火源”实验环节,场面更是惊险。当消防员喷射杀虫剂并同时点燃打火机时,瞬间产生轰燃;模拟电蚊拍与杀虫剂同时使用时,通电产生火花的电蚊拍瞬间窜出20到30厘米长的火舌,停止喷射杀虫剂后,电蚊拍仍在持续燃烧。原来,杀虫剂中的酯类和菊酯类成分燃点低,极易燃烧甚至爆炸,与能产生高压电火花的电蚊拍“相遇”,无疑是“火上浇油”。

  最后,针对电子蚊香的实验同样不容忽视。消防员模拟使用完电热液体蚊香后遗忘拔电源的场景,20分钟后,经测温仪检测,其中心温度达到70℃。据悉,电热液体蚊香内含易燃驱蚊液,一旦加热器故障或液体泄漏,火灾风险剧增;而电热片蚊香加热后的铁片温度也可达700℃-800℃,同样容易引燃周边易燃物。

  实验结束后,拱墅区消防救援大队发布安全提醒:使用蚊香务必远离易燃物;使用杀虫剂、花露水等要远离明火;电蚊拍通电时避免与金属物品接触;电子蚊香使用完毕及时断电冷却,切不可用湿布擦拭或洒水。

  小小的驱蚊用品,却藏着大大的安全隐患。此次杭州市拱墅区消防救援大队的实验,用直观的现象和专业的讲解,让市民们深刻认识到规范使用驱蚊产品的重要性。安全无小事,这个夏天,在享受清凉、告别蚊虫的同时,一定要时刻绷紧安全弦,莫让驱蚊神器变成“引火元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