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生产性服务业是赋能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重庆依托中西部首个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围绕金融、物流、科技、数据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改革探索、先行先试,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在金融服务领域,重庆推出了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重庆博伊顿动力机械有限公司通过这一创新举措,共获得200万元资金支持。这项颇受企业欢迎的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是重庆市北碚区与重庆市科技局合作开展的改革试点工作,在政府引导下,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申报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合作银行根据企业的知识价值信用评价结果,在知识价值信用评价授信额度以内,给予科技型企业为期一年以内的信用贷款。
这样的创新还有很多。重庆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生产服务业改革创新突破。在科技服务业领域,创新推进2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试点以来累计完成391项知识产权转化,转化合同金额超4.1亿元,有力促进科技服务和产业发展融合;在物流服务领域,系统构建国际物流枢纽,开通跨区域跨境公路班车,促进铁路与海运货物类别代码、安全、数据标准协同互认,率先开展国际双向运邮,系统参与构建国际公路、铁路等新规则,跨境物流服务效率显著提升;在法律服务方面,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优化知识产权服务,在知识产权、专利许可费率等领域实现首例司法裁决;在商务服务领域,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鼓励龙头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78个……
为进一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重庆各区县也在全面落实综合试点总体方案。
通过改革创新,众多生产服务业首创项目落地重庆:德勤中国数智中心、“单一窗口”中新国际合作项目、丹纳赫西部创新中心、松下真空全球最大节能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新加坡航空(重庆)保税航材分拨中心、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联合体、成渝金融法院等。
经过4年实践探索,重庆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累计落地近2000个生产服务业项目,形成218项改革探索成果,其中27项创新举措入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最佳实践案例。对比试点前,全市服务业开放发展指数提升了38.2个点,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了10个百分点。
记者 王欣悦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22日第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