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刘勇 邵阳报道
在初中教育舞台上,语文教学宛如一首灵动的诗篇,以文字之美启迪学生智慧,用情感之韵润泽学生心灵;班级管理则似一座稳固的框架,借规则之力规范学生行为,以关爱之情塑造学生习惯。可传统模式下,二者常如两条平行线,各自前行难有交集。邵阳市第十中学的黄艳梅老师大胆创新,巧妙融合,让语文教学为班级管理注入文化内涵与情感温度,使班级管理为语文教学提供实践土壤与成长助力,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学生不断成长进步。
考察取经,开启融合创新之门
2024年,黄艳梅老师怀揣着对阅读教学新领域的热忱与期待,踏上前往双峰的考察之旅。她如一位执着的寻宝者,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观摩阅读课、翻阅学生笔记、与当地教师深入交流,全方位汲取双峰阅读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双峰的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沉浸其中,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与智慧启迪,这种超越知识获取层面的教育成效深深触动了黄老师。她深刻反思教育本质,敏锐地意识到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融合的巨大潜力,为后续的创新实践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一考察取经的过程,不仅展现了黄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更体现了她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的勇气和决心。
谋篇布局,绘制融合创新蓝图
学成归来后,黄艳梅老师迅速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她深入研究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精心规划融合路径。这种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入思考和精心布局,彰显了黄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她将阅读教学与班级管理融合视为教育工作的核心与灵魂,充分认识到这一创新实践对于深化阅读教学、提升班级管理质量的重要意义。通过精心绘制蓝图,黄老师为创新实践锚定了明确的方向,为后续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新实践,实现融合教育梦想
以名著为引,搭建融合桥梁 。新学期伊始,黄老师以《西游记》为阅读主题开启阅读之旅,这一举措极具创意和智慧。《西游记》作为经典名著,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黄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究书中情节背后的深刻内涵,为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融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种以名著为载体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巧用角色模式,增强班级凝聚力。黄老师以《西游记》师徒四人的模式管理班级,成立“取经小组”,让每个小组分别代表师徒四人中的一个角色,并在活动中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任务。这一创新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唐僧组”引领学习方向、监督纪律,“悟空组”积极思考、出谋划策,“八戒组”化解矛盾、调节氛围,“沙僧组”做好后勤保障,各小组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共同为班级的发展贡献力量。在这种“角色·修行”管理模式下,孩子们深刻体会到团队精神与智慧的重要性,班级凝聚力得到了显著增强。这种将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形象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生动有趣且富有实效,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领悟道理、提升能力。
创设制度保障,促进自我成长。黄老师开创的“每周修行周记”制度,是创新实践中的又一亮点。这一制度鼓励学生记录班级中的“修行”历程,无论是学习进步还是与同学和谐相处的点滴,都成为成长的珍贵见证。通过写周记,学生们增强了自我反思能力,学会了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态度。这一制度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成长,还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形成了自我成长与班级管理的良性循环。这种注重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的教育方式,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
创新成果,彰显融合教育价值
黄艳梅老师的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语文教学方面,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对经典名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增强,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也有所提高。在班级管理方面,班级凝聚力显著增强,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形成了良好的班级风气。曾经上课发呆的马懿同学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进步明显,成为了常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这一案例生动地体现了创新实践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此外,这种创新模式还改善了班级管理效果,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黄艳梅老师的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融合的创新实践是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她以考察取经为起点,以谋篇布局为指引,以创新实践为路径,实现了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坚实的平台。这种“角色·修行”创新教育管理模式为初中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借鉴和学习。希望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能有更多像黄艳梅老师这样的创新者,不断探索教育的新领域,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