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广州将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主题夏(冬)令营,举办相关竞赛和活动

发布时间: 2025-04-28 22:24:00

4月28日,广州市教育局印发《关于深化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下称《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将实施数智赋能教学“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1000名左右数智赋能教学骨干教师;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主题夏(冬)令营,举办市级学生人工智能竞赛和活动。

《若干措施》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需通过统筹信息科技、科学、技术类、综合实践活动、劳动、地方与学校等课程课时的方式,做到1-2年级每学期安排不少于3课时、3-8年级每2周安排不少于1课时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

广州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通过430课后服务、校外实践、校外研学等方式每学期至少开设或举办一项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与活动,作为普及课程的补充和完善。

在高中阶段,高一、高二每学期组织不少于一次的跨学科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完成学习过程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广州将发挥广州市中学生“英才计划”科技特训营优势,组织开展人工智能主题的夏(冬)令营。支持学生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的高端实验室或实践基地,参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验研究工作。开展市级学生人工智能竞赛和活动,选拔学生参加省、国家、国际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挖掘具有潜质的科技创新人才。

《若干措施》明确,广州将推动设立人工智能教育专家库,发动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中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入库,推动全市100所学校引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人工智能专家作为人工智能兼职教师,到学校开展讲座、指导实践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广州还将设立30个市级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校外实践基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展厅等场馆向中小学校开放,促成100对广州市学校-人工智能教育校外实践基地结伴。

此外,广州鼓励各级智慧校园示范校进行智能化改造,配备智能终端,做到每区至少有1-2所学校建设升级版、拓展版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进行人工智能教育项目的实践和实验场所。

附:《关于深化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

南方+记者 陈理

【作者】 陈理

广州教育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