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时事开讲第259期|记录生活,不妨在数字时代“慢慢走”,多按几次暂停键

发布时间: 2025-08-09 10:13: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郭闻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话题#建议大家都去频繁大量地记录生活#上了热搜,引发网友热烈讨论。许多网友表示认同,认为记录生活不仅能留存记忆,还能在回看时感受到成长与温暖,甚至有人感叹后悔没早点开始。

图源:视觉中国

1

微博里,参与这个话题的网友,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写下来很重要,记心情、反思、觉察,一点点看到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改变自己,成为自己”

“我很爱这一张照片。那天很狼狈,去旅游没有遇见好天气,回程的车上只有坐票,拖着大行李箱站在动车门口,一开门却看见了期待好久的粉色晚霞。人生是有意义的哇”

……

众多留言,满是网友们对随手记录下过往生活的感激,觉得这是做得很对的一件事。网友们还对怎么记录生活提出了建议:看完电影的感悟、打卡到好吃的餐馆、上下班路上遇见的人和事、脑子里一闪而过的灵感和想法……都值得被记下来。

这样一个看似微小、生活化的建议和话题,为什么会引起年轻网友们的共鸣?它有什么样的魅力,让“小事”变成生活的“要事”?

有个网友说的一句话,也许能够代表很多人的心声:因为生活值得,所以频繁记录着。为了不让自己后悔,回看来时的路。

确实,我们常说:常回家看看、子欲养而亲不待。每次过年回老家,离开时都会暗暗下决心:今年一定要多回来看看爸妈。可是真的去了他乡,忙起工作,当初的决心早就抛到了脑后。如果频繁记录,不经意间回首想起当时的决心,也许说走就走的回家之旅就实现了。

青少年们则会常立志,但是立长志却是一件难事,那么不妨记录下来,闲时翻看,就会想起自己的志向和决心,对学业肯定大有帮助。 记录下来的生活片段,就像一面镜子,让未来的你可以回溯、审视过去的经历、情绪、想法和决策。这有助于理解自身的成长轨迹、行为模式,甚至发现当时未曾察觉的深意。

生活的高光时刻固然值得记录,但平凡的日常往往蕴含着最真实、最打动人心的力量。未来某天,当我们需要慰藉、怀念、汲取力量时,过去的记录就像一个时光宝盒,能瞬间将我们带回某个温暖的场景、重要的时刻或特定的人身边。

图源:视觉中国

2

记录生活,同时也是在治愈自己。很多网友提到,“最治愈的事就是翻自己以前的朋友圈,翻出来看看全是开心,对生活充满热情的每一天”“情绪低落时偶尔翻翻自己过往记录,却发现是最好的良药”……

前不久,中科院心理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2024年参与查的12-18岁学生中,出现中度以上抑郁症状的达到23.6%,其中初中女生比例超出男生6.4%。24至40周岁在职劳动者群体中,焦虑指数达到近十年峰值。

这些数据让人担忧,就医药物都不是缓解心理压力、恢复心理健康的最好方法,但是自我倾诉却可以。临床研究发现,传统的面向医生“倾诉式”咨询效果有限,特别是对男性而言。但是网络上面向陌生人以及自我倾诉,却是宣泄情绪的有效途径。

心理学研究证实,结构化记录可阻断负性思维反刍。写日记就是一个简单可行的心理自助技巧,尤其是当身边没有可靠的倾诉对象时,写日记的方式能帮助宣泄内心的情感、焦虑,相当于给心理做了一次按摩。曾有一名大学生借助40万字的电子日记,成功从焦虑症患者转变为情绪稳定之人。

在那些参与话题的网友留言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人,都通过记录日常这样的方式,寻找到了内心的平衡,缓解了因学习、生活、工作带来的焦虑。有的人说:“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喜欢写日记,写完之后就感觉心情好多了,我称这个行为叫‘与自己对话’,会把为什么难过的原因分析一下,这样写的过程中也释放了情绪,写完心情也好多了。”也有人说:“翻看去年的朋友圈,才发现原来我觉得‘糟糕透顶’的那个月,其实有很多温暖小事——楼下阿姨送的粽子、加班时同事带的奶茶……只是当时被焦虑蒙住了眼睛。”

朱光潜在《谈美》中写道: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吧。许多人在这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疾驰而过,无暇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惋惜的事啊!

所以,从今天起,不妨多按几次生活的暂停键,记录下日常生活的那些事,不管是快乐还是悲伤,当回望的时候都会另有一番滋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