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川共青团发布三年行动计划

发布时间: 2025-05-01 08:40:00

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4月29日,四川省“We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在西南民族大学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四川省民族地区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年行动计划》。

按照《行动计划》,未来3年,团省委将整合青年讲师团、省青年联合会、省青创基金会、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分会、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各方面力量,聚焦我省民族地区青少年实施青少年思想引领、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支持青年创新创业、青年人才培养、青少年关爱帮扶等五个重点项目,进一步促进广大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具体举措方面,在青少年思想引领项目中,未来3年将开展“石榴籽一家亲”青少年主题宣讲1000场以上;制作“民族地区青少年榜样讲思政课”30期;推动民族地区学校团支部、少先队中队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活动;开展“我和我的家乡”“我和国旗合个影”“红领巾爱祖国”等实践活动500场次以上。

在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项目中,未来3年将组织不少于3000名民族地区青少年参与夏(冬)令营等交流活动;组织“流动少年宫”送教进阿坝、甘孜、凉山300场次以上、直接服务青少年不少于3万人次;建立省、市青联与民族地区县级青联结对服务机制;组织少先队员“手拉手”互通书信,覆盖学校不少于150所。

支持青年创新创业项目方面,未来3年将设立1000万元民族地区青年创业扶持专项资金;建立民族地区青年创新创业联盟;支持阿坝、甘孜、凉山承办“创青春”区域赛;组建百名企业家青创导师团,为青创计划创业青年提供“一对一”陪伴式辅导;开展“青联联青”青联委员助农销售3000万元以上。

青年人才培养项目方面,到2027年累计遴选不少于500名民族地区青年纳入“我们村的年轻人”领头雁省级人才库,为他们持续提供精准服务;组建不少于2000支大学生团队到民族地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向民族地区派遣西部计划志愿者1600名以上。

在青少年关爱帮扶项目中,未来3年将通过“希望工程”资助民族地区大中小学生3000名以上、为不少于30所民族地区乡村学校配置各类设施设备;开展“童伴计划”关爱服务活动,覆盖民族地区青少年3万人次以上;实施“免费车票”项目帮扶民族地区青少年1500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