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iPhone 17系列正式发布。
时隔6年的外观大幅升级,让不少消费者关心,首批苹果新机是否会很难抢?
从目前多方披露的消息看,苹果似乎准备充足:8月19日,中国证券报报道,苹果iPhone 17已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作为苹果的主要代工生产商,富士康郑州厂区为满足iPhone17系列的产能,从7月底开始扩大招工数量,用入职奖金提升招聘效率。
除了郑州的富士康,同样马力全开的还有印度的一些工厂。同在8月19日,常年跟踪报道苹果的资深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报道:印度将首次实现iPhone17的全系生产,从而进一步提高印度组装厂的权重。
印度产iPhone,比中国成本高10%
印度知名媒体《印度今日》(India Today)在相关报道标题中将此视为“印度手机制造的转折点”,并宣称“印度制造的iPhone17将在全球销售”。
这一说法随即遭到多方反驳: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Ivan Lam在接受财联社采访时表示:“销往美国市场的iPhone 17将主要由印度工厂生产和组装,中国大陆的产区将继续作为中国、日本、欧洲等主要市场的核心出货地。”
接近苹果制造业务的资深供应链行业专家王多也表示:“(消息)确实不准确,印度全部产能还无法覆盖全球的需求。”
据Canalys的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印度生产的iPhone数量达到了2390万台,虽然同比猛增了53%,但与苹果去年在全球2.26亿部手机的出货量比,依然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除了产能,生产成本也是制约印度产iPhone供应全球市场的关键因素。《印度今日》说:“在印度制造手机的成本仍然比中国高出5%-8%,有时甚至是10%。这里的人工可能更便宜,但许多关键零件仍然必须进口。”
这些关键零件是指芯片、摄像头模组等,它们多数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一位在苹果供应链内部负责制造管理的资深人士对腾讯科技表示,高端零部件的短缺问题(在印度)持续存在,这些零部件大多从东亚进口。

《苹果在中国》一书作者帕德里克·麦基(Patrick McGee)表示,“来自印度的iPhone”仅指最后组装阶段在印度完成,产品的核心供应链依然由中国掌控。他引用了一位工程师的评论:“印度制造的iPhone是先在中国组装,然后在印度拆解,再运回中国重新组装。”
这并非因为印度制造太不可靠,相反,印度iPhone生产水平近年来的确在提升:从早期的良品率只有50%到如今已迈过80%,苹果新品的生产时间也从2023年以前晚于中国到如今与中国齐头并进。
只是中国产业链太完善。
“对于苹果供应链,没谁比中国更重要”
除了CMOS图像传感器这种技术由索尼一家独大的领域,深谙“鲶鱼效应”之道的苹果,几乎在每个零部件上都会选择与至少2家供应商合作,从而保证价格谈判优势。
例如iPhone 17系列的内存供应商,根据花旗集团的分析,就有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科技3家。而当供应商技术停滞不前,苹果也会放弃合作——2020年,欧菲光就因技术问题被踢出了苹果供应链。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中国企业依然在“果链”中占据显著位置。目前最新一份苹果供应链名单(Apple Supplier List)为苹果2024年4月发布,名单中 187 家供应链企业有 92 家来自中国(其中中国大陆厂商达51家),占比超过50%,稳居首位。而这近200家的苹果核心供应商里,有87%都在中国设厂。
这也是为什么去年3月,苹果的CEO库克会在苹果的上海办公室里对媒体说:“对于苹果的供应链,没有比中国更重要的地方。”

甚至在中国以外的地区,中国公司也在影响着“果链”里的公司。有媒体分析了 2012 年至 2022 年的苹果供应链后发现,东南亚和印度的苹果工厂激增是由中国公司涌向这些地区设厂推动的。
以“果链三巨头”为例,为苹果代工 iPhone、Apple Watch、Airpods 和 Apple Vision Pro 等产品的立讯精密于 2018 年在越南开设工厂,截至 2023 年,已有两家其在越南开设的工厂进入苹果供应商名单。以为苹果代工 AirPods 闻名的歌尔科技则早在 2015 年就去越南开厂了。蓝思科技长期为苹果产品供应玻璃触摸屏,在 2020 年开设了第一家越南工厂。
印度苹果工厂,中国公司孵化
中国企业对印度的苹果工厂影响有多深?有报道提到这样一个细节:印度的富士康工厂里的设备通常来自中国,所有的标准操作程序、工作说明、命令、软件都只有中文,“连‘紧急按钮’都用中文写。”
上文提到的印度iPhone生产的良品率快速跃升的背后,也是富士康从中国的郑州、深圳、台湾等地调派上百名各部门负责人到印度培训的结果。
除了组装工厂,从苹果供应链名单看,大部分印度工厂确实都有中国血统。

只是和富士康等企业比,中国大陆的“果链”企业对投资印度,要谨慎得多。
已在东南亚布局的立讯精密,其董事长王来春在谈及印度时就说:“需要谨慎一点,毕竟印度跟中国的状态不一样,其产业链生态的完善跟国家的建设和人才培育有关系。”
一知名包装企业印度负责人提到,印度的海关等部门经常要求企业在一天内上交资料,增加了大量隐形成本。
这些年来,印度一直笼罩在“外资坟场”称号的阴影下。从科技巨头谷歌、亚马逊,到汽车品牌大众、起亚,再到手机品牌诺基亚、小米,几乎所有进军印度的外资巨头都遇到过数亿的“天价罚单”。
最新一笔“天价罚单”出现在今年3月:印度政府要求三星及其高管补缴6.01亿美元税款和罚金,理由是“关键电信设备进口过程中逃避关税的行为”,该金额约占该公司在印全年净利润的六成。

只是,为了应对特朗普政府引发的全球贸易环境变化,苹果硬着头皮推进多元化布局。
但就在苹果继续在印度扩大iPhone产量的时候,今年5月,特朗普在公开场合表示,他已要求苹果CEO库克停止在印度建厂,转而“增加在美国的生产”。
而苹果的最新选择可能依然不尽如特朗普的意——从今年开始,苹果在巴西首次启动iPhone 16e新机型生产,开辟了中国与印度之外的第三iPhone生产阵地,目的依然是规避美国高额税费。
其实不仅是主张“美国优先”的特朗普,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曾在2011年2月时向已故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提问:要付出何种代价,才能在美国生产iPhone? 此时乔布斯已是胰腺癌晚期,身体极度消瘦,但他依然没有迟疑地说:“这些工作机会是回不来的(Those jobs aren't coming back)。”
澎湃新闻记者 陈良贤 舒怡尔 王亚赛
编辑 :帆帆
责编:王卫
审核:闫振寰
来源:澎湃新闻今日头条